社會責任

社會責任概覽 水利搶險 援建地方 回饋社會 安全生産 國際援助
首頁 社會責任 [break] 水利搶險 正文

智破“懸湖” ——水利專家科學除險唐家山堰塞湖側記

來源:本站原創 | 作者:本站編輯 | 發布日期: 2008-06-02

水!水!!水!!!

距離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城約3.2公裡處通口河上遊的唐家山堰塞湖,水位在節節上漲:5月22日,上漲2.6米!24日,上漲1.93米!存水已達1億多立方米,距離堰頂最低處752米隻有29米的距離!   

巨大的"懸湖",猶如懸在綿陽市上方的一柄利劍,嚴重威脅災區130餘萬群衆的安全。   

絕不允許唐家山堰塞湖被動潰壩,造成地震之後的再一次浩劫!水利專家、部隊官兵、幹部群衆緊急行動起來,與時間、水位賽跑。

"懸湖"之危 險情揪人心

唐家山,在汶川大地震前,并不為人所關注。   

地震發生後,唐家山不僅有山,還有水,綿延20多公裡、蓄量超過1億立方米的水,就是沒有路。汶川大地震帶來的山體滑坡使這裡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堰塞湖。如果洩流不暢,它會越來越大,直到有一天這些松散的山石再也承受不住水壓,轟然潰塌。   

險情就是命令。水利部門針對唐家山堰塞湖的密切監視從5月15日就已開始。為全面了解唐家山堰塞湖有關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水利部部長陳雷、副部長矯勇,長江委主任蔡其華,水利部總工程師劉甯等領導專家多次乘坐直升機前往壩頂現場查勘。   

來自長江委的水文地質、規劃設計、施工爆破等專業的專家,也在第一時間趕到設在四川省綿陽市的唐家山堰塞湖搶險指揮部報到,參與唐家山堰塞湖應急疏通工程的地質勘測、水文分析和設計施工方案的制定。   

5月16日和5月18日,曆經多次努力,有關領導強行到達北川唐家山堰塞體頂部現場勘察,同時,空軍兩架直升機運送水利專家成功對唐家山堰塞湖實施低空察看。初步判斷,汶川大地震後,山體滑坡大量堆積在通口河唐家山處,形成一座長800餘米、寬600餘米、最大壩高120餘米、體積約為2000多萬立方米的土石堆積壩體,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總庫容3億立方米以上,相當于一座大Ⅱ型水庫的庫容。   

進一步勘測結果表明,唐家山堰塞體最高點和最低點垂直高度最大相差124米多,這是一般大型水庫堆石壩中少有的。   

有着大型水庫的庫容,卻沒有大型水庫堅固穩定的壩體,也沒有與之配套的溢洪道,一旦水位上漲至壩頂,産生漫溢,将會造成堰塞體潰決。   

同時,不斷上升的水位進一步增加唐家山堰塞體潰決的可能性。5月22日下午2時,唐家山堰塞湖蓄水量已達1億立方米。并且由于上遊來水較多,蓄水量正按每天500萬立方米的速度增加。長江委水文專家估算,在不考慮上遊發生強降雨的前提下,預計從5月22日開始,18~24天後水位可達到堰塞體垭口高程,開始發生溢流。   

随着時間的推移,川北地區将進入雨季,降雨的概率進一步加大,唐家山堰塞湖上遊河道來水随時面臨猛漲的可能,潰壩的風險會越來越大。

危湖高懸,揪着全國人民的心!

專家"會診" 明渠解危局

唐家山堰塞湖險情不斷升級,嚴重威脅着下遊災區130多萬群衆和搶險人員的安全。   

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胡錦濤總書記要求把确保災區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溫家寶總理乘飛機專程到唐家山堰塞湖壩頂現場察看,明确提出了處理堰塞湖問題的三條原則:一是主動處理,避免被動處理;二是要立足早處理;三是同時制定工程排險方案和人員轉移避險方案。     

确保唐家山堰塞湖防洪安全成為壓倒一切的任務。

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水利組緊急行動,明确長江設計院總工程師楊啟貴為應急疏通工程技術負責人,同時迅速召集已在災區堅守多日的中國工程設計大師徐麟祥等專家,又從武漢請來了老水利專家蔣乃明,還從水電成勘院抽調水文、地質、水工等專業的專家,共同"會診"唐家山堰塞湖,制訂合理的應急疏通方案。   

與此同時,在武漢,長江委有關領導和專家,也在為解決唐家山堰塞湖問題而忘我工作,為前線指揮部制定搶險方案和應急預案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5月23日,根據災區一線傳來的"唐家山堰塞壩應急疏通工程技術方案",馬建華、魏山忠、鈕新強等長江委領導組織中國工程院院士文伏波、鄭守仁,中國工程勘察大師陳德基等數十名專家緊急會商,對該方案可行性及全面性進行再研究,進一步加強方案實施的安全性。長江委水文局和長江設計院前後方的技術人員夜以繼日地工作,計算唐家山堰塞體發生不同潰決高度的洪水演進,并及時向指揮部報送相關計算分析成果。   

根據前方專家的“會診” 和後方的計算數據,在最初的判斷中,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水利組确定的應急疏通方案是,在堰塞湖壩體上方開挖一條導流明渠——這條上部寬度60米、下部寬度20米的梯形明渠,将會把蓄集于湖内的水往下遊導出,從而降低壩前水位,減少水對堰塞體的壓力。   

應急疏通工程技術負責人楊啟貴說,這次制定應急處置方案的專家們具有豐富的堰塞湖應急處置工作經驗,大都參與過2000年4月發生的西藏易貢堰塞體體積為3億多立方米的堰塞湖應急處置工作,為迅速制訂完成唐家山堰塞湖應急疏通工程方案提供了寶貴經驗。   

同時,根據唐家山堰塞湖不同的潰壩方式和潰壩後的影響,按照1/3、1/2和全部潰壩産生的洪水徑流,專家們演算出堰塞湖水直洩影響範圍,地方政府測算了需要轉移疏散的人員并制定出安全轉移方案,确保人民群衆生命安全。截至5月31日上午8時,唐家山堰塞湖下遊已緊急轉移群衆約20萬人。

決戰時刻 搶險戰尤酣

在壩頂上方開挖導流明渠,意味着必須有大量的搶險人員和挖掘機、推土機等重型設備進入唐家山堰塞湖壩頂。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   

5月24日上午9時許,執行運送任務的解放軍某部出動一架米-17直升機,運送5名搶險施工指揮員前往唐家山堰塞湖堤壩。此後,"空中走廊"就被厚厚的雲層徹底關上——北川上空時斷時歇地出現了降雨,再也沒有一個人和一份補給能夠被運送到唐家山堰塞湖壩頂。   

這樣的局面一直持續着,水位仍在上升。5月25日下午,四川青川地區發生6.4級餘震,地質專家由此認為,這次餘震有可能會對唐家山堰塞湖壩體産生影響。唐家山堰塞湖的狀況開始惡化。   

所有的不利因素都集中在一起。大型裝備不能運送,一旦大雨來臨,唐家山堰塞湖将會經受嚴重考驗。   

局勢瞬息萬變。   

唐家山堰塞湖應急處置工程指揮部開始修正方案。專家介紹,當時形成的意見是,将搶險方案從開始的以大型機械設備開挖導流明渠為主變為施工與爆破兩個方案同時進行,以爆破為主;人力和設備的開進途徑從過去的空運為主變為空運與徒步運輸同時進行,以徒步開進為主。

長江委主任蔡其華說,這兩個方案的目的一樣,都是要在壩的頂部開出一條洩流明渠,盡最大可能降低壩前水位,減少蓄水量。一旦天氣好轉,仍将采取機械挖掘的形式。   

5月25日下午6時許,1800名攜帶着炸藥的官兵們開始徒步進山。26日淩晨1時許,經過7個多小時的急行軍,官兵們最終到達唐家山堰塞湖壩頂。

水位仍在一分一秒的升高。唯一的好消息是,大雨沒有降臨。   

5月26日,在北川上空,天色已露出了轉晴的迹象。上午10時,随着米-26直升機的轟鳴,一台台挖掘機被送往唐家山堰塞湖應急處置施工現場。17時30分,現場共到達15台施工設備,壩頂上包括水利專家、武警水電部隊官兵和有關技術人員在内的600餘人投入有序施工,唐家山堰塞湖應急處置工程按計劃全面展開。   

5月30日,記者在唐家山堰塞湖應急處置工程施工現場看到,用米-26直升機吊裝到壩頂的46套重型挖掘機械,24小時不停息地在6個作業面轟鳴而作,山崖上一直有滾石落下,彌漫出黃色塵煙, 應急疏通工程已超額完成下挖10米的高方案,完成土石方量11萬立方米。為了盡量降低洩流渠底高程,截止發稿時,施工仍在繼續。   

唐家山堰塞湖上遊的禹裡鄉,曾經是北川縣的老縣城,相傳是大禹降

版權所有 長江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2010-2022 CISPDR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