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特别關注 企業新聞 媒體聚焦 企業公告
首頁 新聞中心 [break] 媒體聚焦 正文

【新華訪談】楊啟貴:披荊斬棘治堰塞 不畏生死勇向前

來源:本站 | 作者:本站編輯 | 發布日期: 2023-05-25

近日,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長江設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啟貴接受新華網專訪時,就國内外堰塞湖險情處置、前沿問題研究等内容進行了分享。

我們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工程技術體系。工程體系講究的是要有分析計算的方法,要有處理的措施,以及相應的設施設備來配套。經過23年的努力,這個全部都做到了。從西藏易貢開始到“5•12”唐家山。

第二個學科體系。中國有大量的,并且以往也造成了很多的災害,所以對象是擺在這裡的。那麼對象擺在這裡以後成不成為規模,還要看有沒有人在研究。我剛才說的2003年的今天,我覺得應該也算是中國堰塞湖應急處置一個新的裡程碑的日子,因為有一個專門的隊伍出門到西藏去處理。那時候隻有我們這麼一小批人在研究,你今天再看坐在這裡作報告的有多少個單位,作報告的都有超過10家單位,有高校的、有科研單位的、有工程應用的單位、有施工單位,研究的隊伍形成了。

第三個研究的手段方法形成沒有。我們有室内的大型的模型實驗,也有依賴于現場的資料,影像資料那是實實在在的原位的成果進行解讀,所以說我們有研究的手段。在2000年之前全世界沒有一本這方面的專著。你看現在就憑我們這幾家,這方面的專著已經至少超過10部。

全球這方面第一部專著是我們這個大團隊做出來的。全球的第一個技術規範,到今天為止的技術規範,全世界無論是其他的國際組織,其他國家的行業組織都沒有,隻有我們國家有。一個學科體系,有對象、有隊伍,已經有方法、有成果,還有最重要的是有實際應用的這麼多成功的例子,所以我覺得成效也是非常顯著的。

我覺得是“5•12”唐家山,在一個特殊的環境之下。同時當時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之前,雖然我們有2000年的易貢搶險,包括我在2004年、2005年到四川達縣的也做過一些,但是多專業的協同涉及方方面面,相當于你必須打一場叫做多專業的技術協同戰,這個我們做到了,效果是非常好。

原來别人很多人譏笑說不可能有災的,事實上我們最後的潰壩下來的洪水6500每秒立方米。百年一遇隻有4000多,它比百年一遇的水下來的水量大得多,我們采取措施以後,還有超過百年一遇,說明我們采取工程措施已經減少了不少,同時非功能措施是必要的。

我覺得唐家山給我的印象,它不僅僅是對你人性的考驗,也是對你能力的考驗,同時也是我們整個國家在堰塞湖應急處置這方面的一次全方位的大考以後,一次大集成。在唐家山下來當時就有記者問,說堰塞湖是不是具備可以形成技術體系了,或者是我們可以變規範了。2008年下來以後,我們就開始立項報告。因為我們國家規範要上升到政府層面,是要正兒八經辦理項目,過程中間征求意見,最後還要做審批,我們花了不到一年的時間,趕到第二年的5月12日那一天,從512地震到我們規範編制頒布實施,這是對口的一年,也是為了紀念512這一年。這是一套兩本,一本就是《堰塞湖風險等級劃分與應急處置技術規範》,另外一個叫《堰塞湖應急處置技術導則》,這是在2009年的5月12日正式頒布的,它兩個是配套的使用。

堰塞湖災害它通常是突發性,決定了應急處置的時間周期不長,所以每個國家碰到類似的事情,都需要快速的反應,要求國際之間進行援助的,本身就很少,根本來不及。

但是我們這裡有個很典型的例子,2010年在巴基斯坦有個叫阿塔巴德湖的堰塞湖,現在是一個風景區。2010年的幾月份我記不住了,堰塞湖以後體量跟唐家山差不多,下面的方量大概也有兩三千萬方,形成的庫容量也比較大,他們自己也想辦法做了整整一年地處理,後來也包含我們其實有中國在那邊的專家也幫忙,給他們出過主意,他們在家裡效仿我們在唐家山的做法處理了一年沒有處理掉,這個湖還是湖,壩還在那裡,後來希望派做唐家山的隊伍來處理這個堰塞湖。後來我也參加了,是專家技術組的組長。去了以後,我一看它的物質組成很多都是那種大塊石,大到十米八米,一米見方的這些也特别多,互相都是架在一起的

我說你這個不用弄了,你看這個體型它不打滾。唐家山它不僅僅打滾還飄起來,在水裡漂着跑,它變成泥石流型的。我說你這個沒用,你們這估計要保留,所以就跟我們國家寫建議報告,建議國家援助他的渡船,因為沖不動的,叫他考慮保留,同時加快援助改公路改線,它的公路改線以後就把它當作一個水庫留下來,這個效果很好。


版權所有 長江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2010-2022 CISPDR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