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特别關注 企業新聞 媒體聚焦 企業公告
首頁 新聞中心 [break] 媒體聚焦 正文

【科技日報】鈕新強:三十八載情系“母親河”

來源:本站 | 作者:本站編輯 | 發布日期: 2022-02-08

“他是一位始終将所有心血和精力奉獻給‘母親河’——長江的水利人,38載如一日,奮鬥不息、創新不止,參與主持設計完成了三峽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不久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鈕新強獲得首屆“湖北省傑出人才獎”,簡短的頒獎詞概括了這位水利大師近四十載的奮進之路。

“獎項隻是對過往的總結,未來的路還要繼續艱苦探索。”鈕新強對科技日報記者說,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曆史,也是一部人與自然抗争的治水史,唯有實幹與創新方可決勝未來。

創新點亮三峽奇觀

20世紀中葉,新安江水電站和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這讓還在校園讀書的鈕新強第一次領略到了工程建設的偉力。

“當時,我就立志當一名水利工程師。”1979年,鈕新強如願考入華東水利學院(現河海大學)。畢業後,他主動申請分配到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工作,“想參與長江水利工程建設”。

“我很幸運趕上了好時代。”鈕新強回憶道。

改革開放之初,百業待興。舉世矚目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此時正處于論證決策階段。

從設計論證到建成運行,鈕新強見證了峽江兩岸的滄海巨變。參與工程期間,他從一名普通技術人員逐漸成長為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設計主要負責人之一。從1998年起,他常年往返于武漢與三峽工地之間,帶領技術團隊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精心編制一批又一批設計成果報告。對那時的鈕新強來說,熬夜是家常便飯,他辦公室的燈總是最晚關的。

在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中,有“大船爬樓梯、小船坐電梯”的内河通航奇觀。三峽船閘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水頭最高、技術最複雜的大型船閘。

經過十多年研究和實踐,鈕新強和技術團隊創造性地提出了“全襯砌船閘”設計理念,并帶領團隊設計并完成了世界首座全襯砌船閘。與傳統重力式船閘相比,這一新式船閘節省岩石開挖量840萬立方米,節省混凝土量600萬立方米,縮短建設工期9個月。

如今,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已完工十餘年,可鈕新強的心卻從未離開過三峽。如何使這一工程發揮更大的可持續效益?他仍在探究。

投身國家水網立新功

曆經長達50年規劃,2002年,南水北調工程正式啟動,鈕新強開始主持中線工程設計。

“我最大的人生感悟就是‘幸運’,能一次次投身于國家重大工程的設計建設中。”鈕新強感慨道,丹江口大壩加高、湍河渡槽、穿黃工程、膨脹土邊坡治理、南水的有效調度和控制……他與設計團隊直面挑戰、攻堅克難,鑽研探索十幾年,将設計施工中遇到的世界級難題各個擊破。

眼下,鈕新強正帶領團隊積極推進南水北調中線後續水源工程——引江補漢。

“引江補漢工程全長195公裡,全程采用隧洞輸水,施工地質條件複雜,若一切進展順利,預計總工期約9年。”鈕新強說,接下這項任務,他深感使命重大、任重道遠。

目前,鈕新強已帶領團隊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為這一工程的順利開工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引江補漢工程建成之後,将連通三峽水庫這一“大水缸”和丹江口水庫這一“大水盆”,在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國家水網,進一步提高中線供水保障能力,緩解漢江流域生态環境壓力,實現南北兩利。

奮力書寫長江生态答卷

“從跟跑到領跑,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将水利工程的核心技術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裡。”鈕新強回顧道。

鈕新強說,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我國水資源配置的戰略水源地,長江經濟帶發展更是重大國家戰略。“要走生态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保護好長江最寶貴的生态财富,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他表示。

步入新時代,鈕新強和他的團隊又肩負起複蘇江河生态,創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大環境這一曆史使命。

“長江設計集團為治理與保護長江而成立,保護長江是我們的使命。”近年來,為推動長江大保護戰略落地,鈕新強牽頭組建專業技術團隊和省部級研發平台,為沿江11省市50多座城市提供高端咨詢與勘察設計服務;對三峽工程進行生态調度,促進魚類自然産卵繁殖;在修建水利工程中創新技術手段,用科技為長江大保護和生态修複賦能。

“讓我們的‘母親河’永葆青春,世世代代滋潤中華大地、哺育華夏兒女,這需要我們持之以恒的努力。”鈕新強認為,作為一名水利人,更要踐行初心、勇于擔當,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作出貢獻。


版權所有 長江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2010-2022 CISPDR . ALL RIGHTS RESERVED